close

 

曾國藩說:「三十歲前相信命運的人是愚人;四十歲以後不相信命運的人是妄人」。 
  
誠然,命運不是人信不信的問題而說它─存不存在。它不須誰替它辯護,本就存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之當中,一切吉凶與禍福,隨鏡現影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數」。  

「數」,是有「定」的,猶「業」,有「定」業。誰也不能改,佛亦不能,天亦不違。這就是所謂的─「因」與「果」。「集」與「苦」。展現在人間,走入世俗。隨各不同之報,隨人乎而應之。

然而,任你的「數」有多大,有多少,都抵不過─「氣」的範圍。氣是什麼?
唯讀陰陽之造化耳。 若把姓名學十二宮位,十二因緣的「因果」關係,拆開來解,「因」猶如「氣」;「果」猶如「數」。合稱「氣」、「數」。  
「集」就是「氣」,「苦」就是「數」。人生真是苦海的話,那麼苦海來自「集」。集是什麼?「物以類聚」。「陰陽同波」。 

何謂「類」聚?何謂同「波」?就是「緣」。介在「因」與「果」之間。

p18.jpg

緣,到底是什麼東西?誰「識」它?也許就是自然法爾。自然又是什麼?或許是「道」吧!假以把緣,比喻「兩性相吸」,說不定也是生命對生命的一種認識。…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佛家,重點在因果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儒家,重點在道德

因果也好,道德也好。一個是不昧,一個是自然。
全然就是「道」字,喚作人間就是「緣」,修個好緣的人,就如同修個好道的人,為自己在人間,種些好「福田」。

那麼?道德是什麼?因果是什麼?而緣又是什麼? 老子所說的「道」與「德」跟我們一般所說的「道德」是很不相同的。一般所說的「道德」是價值觀上的事,指人做了該做或不該做的事;而該或不該,又以人的知識或價值標準來核定。老子的「道」與「德」卻是宇宙和人生起源與結構方面的事。 

宇宙創生,運行的「理」或「力」或「法則」或「精神」,稱之為「道」;這「道」化生為萬物,萬物得之於道,則為之德。所以,這「德」就是「得」的意思。

得到了「道」而寓含了「道」,並表現了「道」,這就是「德」;因此我們也可以說,合乎「道」的「德」,就是合乎「道德」的;但此處的「道德」要比一般的「道德」深遠得多,因為它是合乎「天道」的,而不僅是合乎「人道」。

註:

「道」,是宇宙運行的本身,是萬物運作的本身,這個本身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說明的,因為它先於語言文字而存在。

「緣」,只是暝然的,默默的,或囂然的存在,以極其如雷貫耳的聲音宣示它的存在,但是,沒有人聽見,因它,需要「心靈」,不是耳朵。

用心靈來聞道識緣,才能提升論命的境界。

命有三命----天命<性>,宿→(陽)命<心>,陰→(陰)命<身>。 
  
魂有三魂----生魂<真>,覺魂<善>,靈魂<美>。<唯人獨有> 

緣覺是從----覺魂起修,在起心動念下功夫,在緣起甚深下功夫。
            歸於道,還於自然,莫知其所終。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劉哲瑜 老師 的頭像
    劉哲瑜 老師

    華山欽天五蘊生命科學管理部落格

    劉哲瑜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