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玄黃,日月洪荒。
到底,河圖與洛書是神話還是文化?
是文化,是河洛文化。它因有"黃河"與"洛水"而得名,李白對此十分欣賞,高聲地唱著:「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大海不復回」……。
河洛(洛水,黃河)是一條美麗的河,溫順的河,更是千古文化發展的母親河﹝在黃河的中游,不是全部﹞。
源於華山之陽的洛河。千百年來,她滋潤了豫西大地,哺育了伊、洛文明。
(伊川,洛陽)[俗稱伊洛平原地帶]
什麼叫做"洛河文化",具體的說有如下內涵
<一>是有河圖,洛書。
<二>是以"河圖","洛書"為本文化。
<三>是產生夏、商,成熟於周,發達於其後(下限至明代)的文化。
白話就是中國文化之源,與世界四大古國文化並齊。
河圖與洛書是河洛文化的源頭。
若將它與《周易》和《尚書》聯繫起來,伏羲據"
河圖"畫八卦,大禹據"洛書"作"洪範"九疇,於是河圖洛書《易》學的源頭[九宮是漢朝的事]。
河圖洛書內容廣泛,涉及古代哲學,醫學,文字學等多方面。
註:▲宋二程子創"洛書",主要就是在洛陽講學、著述,而取其名。
▲夏商周是河洛文化的源頭。
漢唐是河洛文化的鼎盛期
北宋是河洛文化的頂峰期,爾後就衰落下去。
到了南宋,朱熹才把河洛併入易經(在易經上提出河洛)河洛地區是"河圖洛書"的發祥地,也是周易八卦的故鄉。
舜帝有詩曰: 南 風 操 (舜帝)
反彼三山兮 商岳嵯峨
天降五老兮 迎我來歌
有黃龍兮 出自于河
負書圖兮 委蛇羅沙
案圖觀簽兮 閔天嗟嗟
擊石拊韶兮 滄幽洞微
鳥獸蹌蹌兮 鳳凰來儀
凱風自南兮 喟其增悲
詩中:黃龍"負書圖"的故事,與千百年來流傳的「龍馬負圖,出于河;神龜負書,出於洛」,都進入了舜帝的心中,在傳給"禹"。
學易經,不能不知河洛,『掃象數,不足以言易』,學斗術與姓名學,更不能不知河洛,它代表了"八卦"的故鄉---"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"。不懂河洛,是無法走入紫微與姓名學的世界,難窺天地之奧。更莫問天上的日、月、星、辰,只好在霧裡看花。
《周髀算經》曰:『數之法,出于圓方』。天圓地方,故而天地出數,河圖十位,天地之"體數"也。洛書九數,天地之"用數"也,一切聲律數理,用律法度及干支納音,無一不出于此。
解:<1>
河圖有三大意義:
<一>用數為五行定方位。
<二>用數推演五行生成數。
※<三>以大衍數之理對人與天地相應整體觀,進行科學抽象。
謂之「太玄」(三才學)。
學抽象。謂之「太玄」(三才學)。
洛書有三大意義:
<一>用數為五行定方位。
<二>用數表述五行生剋。
※<三>它是另一種概括人與天地相應的數學模型。
站在學命理或地理或醫理的人,幾乎都在第一、第二項之內繞來繞去,欲不知河、洛第三項,天人相應的數理模式。其實它的根據在太玄經。
斗數與姓名學的精華在河、洛第三項之應用。
用天干、地支作緣生法的應用。(及六十甲子變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