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「美在天上,在雲端,在海上。在百合花裡面有美,在晚霞中也有美。美在天高氣爽的素秋,也在桃紅柳綠的媚春。的確,自然界是無限的美,她披上了她的美,正好像它著上了顏色和聲音一樣。因此,何必我們一定要說自然界的美是屬於我們的,而不說屬於她自己的呢?人類的品格和特性也自有它們的價值,這種價值是屬於它們的,正好像紅色是屬於桃花的一樣」。(英國實在論哲學家,乃阿德)

左輔不只是一種現象的存在論,更是存在中的一種實在論。這實在論不一定是屬於你的,是屬於物自身的。好比,藍天與白雲相配得很美,是很實在的,但畢竟他不屬於「我」的,那屬於誰的?屬於「壬」天干所屬的。

例:

p7.jpg

※左輔在福德˙本具有福的存在論˙但這個存在的實在
  (物自身)卻在交友(6外)˙結果是誰得到好處?是屬於朋友的。

例:

p8.jpg

※左輔自化科,串連天梁自化科,代表房子是父母的,
  因左輔在遷移,(6外)擁有而不屬己有。


如果說,生命是一種「莊嚴」,莊嚴在人值得被尊重,被讚歎,被懷念……等,這些的種種,都是你自己生命所發出來的光環,(物自身)且是任何人無法以代替的,這就是一種「莊嚴」。而不是外表的「相」。同時,「莊嚴」是一種「自在」,不自在就不是所謂「莊嚴」。

例:

左輔在官祿,不管你從事任何行業。「敬職」就是一種「莊嚴」。但如果把敬職代表「責任想」,拼命的求表現,換作成壓力,就不是所謂的莊嚴。是你不尊重左輔,虧待自己的生命的資糧。

※把工作的職內事做得好,就是「美」。「美」在事物本身得「物自身」,如美術家能在他的藝術品上,藝術成美的畫,而不是他要多有責任感,自認為很有「責任想」的人,他的藝術品上少了一點瀟灑,有揮霍的空間。人,也是一樣,正經中帶點傻氣。太「正點」的人,是不能平易近人的,因為藝術的細胞,在正經中找不到的,故在<大乘起信論>有言:「最勝業(左輔)(行蘊)遍知,色無礙自在,救世大悲者」。

例:

左輔是行為,有行為就有業,左輔排於「九」 (壬) ,數之極為「最」。勝是一種尊重。色無礙自在,就是對(物自身)盡美而能自在,(如上解),[附會於斗數.文曲.左輔何以同宮?]救世大悲者,自然就現出了「莊嚴」相。而不是做作所得。

套句俗語,「退一步自有餘地」,是贈于天下「左輔」的眾生。有餘地,就有生氣。就有「再生」的空間。

p9.jpg

[提示人,最勝之業,就是能以退為進]˙老子曰:「不為天下先」。

※貪狼也是在「辰」位,暗示,退就有生機,有發揮的空間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氣機)

但人畢竟不是物。人是有靈性,有情感,有知覺,有思維,有精神……等等的,這些都賦予在「左輔」與「右弼」上。它之所以為「月」系星,象徵人必須經過十月懷胎所「生」,「成」。猶天干要經歷甲~癸。是以受生之後,其上述的一切總總,均于俱足。卻非生後才有。故它屬於(行蘊)。

換在後天而言。我們不僅要有色身之體,尚要生活並以成長,壯大,乃至……這一些人生過程的行為,造作。通通稱做「業」。

註:

<1>凡屬身、口、意的各種動作行為,在佛學上統稱為「業」。

<2>從因緣果報上而言,「業」亦可說是「因」的同義字。

<3>以致斗數以「左.右.昌.曲」作稱,是站在因緣果報上說的,再配上宮位,
   統稱為「十二因緣」。 
   (以左為始.以曲為終)即(九--乾) 始(六--坤)終,
   故這四顆星,都能貫穿三世。(以眾生輪迴六道為原因)

<4>「左右」重在「因緣」,「昌曲」重在「果報」。


從上述而對左輔,有一種偏知的感覺。

如果你自覺人生難得,自己的生命該是莊嚴與珍重的,那麼你首先要認識「左輔」,才能體悟人生難再而加以自珍自惜。它不是別人,它是你生命的「物自身」。都有待人類自我創造生命的價值。

以致在<起信論>開張明義第一句就說:「歸命盡十方」。(後才續前言),意謂著要了解「左輔」,尊重自己,也敬重他人,生命的本體,都是珍貴的。一視同仁的,是元.亨.利.貞的「元」字,(居東),與孔子的踐仁,是同等的肅然起敬。

然而,何謂「歸命」?或曰「覆命歸根」?
在佛的聖號上加「南無」,其漢譯是皈命或歸命。
「歸」字做歸投解;「命」字作自己生命或慧命。
  歸命則是生命的投注,用意比較隆重或慎重。
「歸命」兩字,有三種解釋。
   <1>是身心生命,歸投於佛。
   <2>是歸順佛的教令。
   <3>是將命根歸還---「本源法性」。

 ※但一般的解釋,認為是將身心生命歸向三寶即是。這是後人闡述的。

就「左輔」而言,是屬於第三項,歸還本源法性。

        →文曲.貞如的心
才可以明
            →左輔.本源法性

眾生是隨法界(貪狼)在做緣起的。

故<起信論>
第三句就說:「及彼身體相(文曲),法性真如海(左輔),無量功德藏」"歸藏"<p.20頁)


「身」是佛身,「體」是指佛身的本體---法身而言。
「相」是佛的色相。(亦即指報.化佛的形象)。
  故體相二字,即包含佛的三身在內。(一涵三)

意解:

文曲就是你的「身」。(文曲所在宮位,即猶你「身」居「何」處解。(看宮位))。而文曲的身「體」。就是你如何運作這個「身」的功能,合起這運作的功能,就成我們這個有功能運動的本能,是謂「身體」。亦即法身。(如我們有心,心見能生萬法.是身之功能,此功能性,就是身之本體----法身也)

例:
文曲在夫妻,在父母,這只是「身」解。
但你怎麼與夫妻,父母相處,這相處之「道」˙(方法)就是法身˙

 ※前文曾言:「以文載道」的「道」字,在文曲而言,是指法身。

(己)天干,是文曲之來原處,在理論上是「因」,文曲的落點應該是「果」。可是依應用上而言,要倒過來。猶如我已知「身」要居於「何處」,回首尋找來時路。

即所謂的身體「相」,又好比一個人穿什麼樣的衣服(己天干之位),才能更合適的一般道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身(文曲的位置)
※故體相即--  體(文曲位置上的功能性)→法身 -- (一身含三身)
              相(己天干之位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「道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↓
因此,佛的三身,只有法身是一真界。
良以法身為真,(,化皆假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    
己天干.每人各不相同,如衣服.衣隨人而需.(色相)


歸納: (文曲的引論)
<一>人要吃飯才會長大。(理論性)指文曲的落點。(身體)……法身

<二>食以養我色身,那也要人吃得下,才會長大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應用性)指己天干之位(色相)【報.身.化】
    故,物能養我此色身,是不是借假修真的白話解。(倒果為因)

即然之文曲,它的作用,就是能夠借假修真。那麼它就可以引動出,
它的朋友---「左輔」,因為左輔,為我這色身之「生」前,
先要受「苦」十個月。但反過來說,受苦的僅十個月(左輔),
但文曲卻要過一輩子。(色身)

※在肚裡是十個月。(猶甲~癸)

※在生命裡是十年一限,放大百倍,猶人過百歲。(甲~癸)

▲由這樣的引論,左輔比較為生「悶」氣,固執遠勝過文昌。
  文昌是受後天的教育的影響,隨時都有改變思想的可能性。
  而左輔是先天的,所謂「江山易改(文昌),本性難移(左輔)」
  ,一點也不誇張。

▲由這樣的引論,左輔比較為生「悶」氣,固執遠勝過文昌。
  文昌是受後天的教育的影響,隨時都有改變思想的可能性。
  而左輔是先天的,所謂「江山易改(文昌),本性難移(左輔)」
  ,一點也不誇張。

「慧」,指內在己身之悟性力。發於內。(文曲的內聖)
「智」,指外在行為之決策力。行於外。(文昌的外王)

人若有法身(文曲),人就有法性(左輔)。法性就相當於「本性」。
而法身就相當於「本身」故經曰:「法性真如海」。

「法性」,「真如」皆為法身的異名。法身既然是萬物的理體,因此流傳世間的佛法經典,抑或易經,全都是法身的流露與化現。(一說是法身舍利)。

如以法身為經典所依的體,則三藏十二部就是法身的相。(聖人之遺教均是)
正如金剛經第十二分說:「若是經典所在之處,即為有佛」。意在指此。

菩薩處胎經有言:「法性如大海,指著都在講「左輔」。
(海,是比喻正如用「壬」  屬水)

菩薩處胎經有言:「法性如大海,指著都在講「左輔」。
(海,是比喻正如用「壬」  屬水)

※右弼是入胎(經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→ 微不相同。
  左輔是處胎(經)
肇論指出「法身為虛空身,無生無不生無形無不形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     ↓    ↓      ↓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法身   法性    法身   法性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體)   (用)   (體)   (用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己)   (壬)   (己)   (壬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坤)   (乾)   (坤)   (乾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文曲)  (左輔) (文曲) (左輔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無形)  (有形) (無形) (有形)

其被視為宇宙萬物的本體理論,觀此自明。

簡而約之,左輔是用,是行為,是本性,亦名法性。
          法性本是法身(文曲)的異名,故重點在「物自身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任何人.事.物的本質性)

例:

材料做成杯子,引喻為文曲的色身,「相」是杯子。
當杯子的相完成,染上什麼色澤,合適或不合適,美不美……,
即成了杯子本身的本質性。

再者,於人也一樣,身體與穿著是文曲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身體(形於外)是左輔。 
          (但.身材從那裡來.來自你自己的身體相)

至於「無量功德藏,簡單的說,就是功德在法身」中,且是無以量計。
六祖<壇經.決疑品第三>,曾經闡釋說:「不可將福便是功德」。
若是以求福便是一種功德,等於可以用條件交換,而佛法的真義並非如此。

----「出入不干佛,春來草自青」。自己播種自己收。
     言至此,從文曲一路轉承到左輔。
     依文解義下來,就該知道----

(三)+(六)=(九)  這個公式,在(丙)與己之間[相加],為什麼有那麼多「福蔭」者?
原來他們的祖上,不知做了多少功德,才有如此之報,正是「功德在法身」中。而受其蔭者,真是----「有水皆含月,無山不帶雲」----


應用法則:

◎(己)天干是六。「六」一定是(1+5)所產生的,名為成數。[及陰陽合成]那麼用(己)時,且是用於宮位時,要陰陽配。但這個配是「命.兄」、「夫.子」、「財.疾」、「迂.友」、「事.田」、「福.母」。等的一種組合。

p10.jpg

解:

1.(己)天干在子女.文曲忌入命.法生年忌在夫妻.即有<先生>與<子女>。

2.(己)天干在疾厄.文曲忌入命.依宮位法.「命.兄」是一體的,
   故也可以說她的上面還有兄.姊。
   (文曲是女星,站在命宮.言姊姊.法生年是天同.言哥哥)
    這是限用於己天干的文曲所引申

3.如果是如此,文曲忌畢竟入命不論兄弟或先生.子女.都對本人不錯。
  (文曲於''情''而言,是偏向''情愫''解,用在於親情或較親近之
   人,除此之外,就是排斥)

4.文曲在命.坐(壬)天干,左輔化科在官祿。
  a.站在事業而言,她本身可以獨立,自己有謀生之能。
    左輔好動,不耐靜,加上巨門可以靠口才推銷或行銷或教化等工作。
  b.站在夫妻而言.先生的生肖屬狗,或子女的生肖屬狗。
  c.站在姊妹而言,姊或兄有生肖屬狗的。
  d.以上都是由(文曲)引申出來的。
    切記: 文曲偏向''內在''的親情,左府偏向''外在''的感情。

5.站在文曲而言,(在命) 
  <一>工作要靠自己經營
  <二>面對<兄弟>.<夫妻>.<子女>.就是她的情感道場,如何相處之"道"。


p11.jpg

再例:

己在父母.文曲化忌入命.證明她一定有姊妹.[命.兄]一體,且文曲是女星,上面有姊姊又.若站在父母而言,文曲入命.母親情深.父親情薄.因旁邊有太陽化忌。

※站在姊妹而言.文曲坐(戊)→又化科入申位,代表有姊妹生肖屬猴。

※若姊妹之中有生肖屬猴,站在侯的生肖位,又坐(壬).
  引伸出''午''位,必然在姊妹中有生肖屬馬。 
  切記著:用文曲引申的生肖的情.勝過用左輔之情。

※站在官祿.離不開服務業。

再例:

(戊)來因在福德,以賺錢而言,太陰化權在迂移,應該出外。

但是(己)天干在田宅,文曲忌入迂移逢太陰,而她本身又生肖狗,並在狗之位又坐(壬)左輔化科入財(6內)紫微化權入田宅(己天干之位) (6內)

此在說明,她要賺錢,走不出家裡,換言之,賺錢只能在家裡幫忙父母而已。

※站在姊妹生肖而言,她本身是生肖狗,反過來,必有生肖屬羊或鼠。


補充教材:

<一>文曲是內涵之星,是心裡想的一切,屬於心理或生理性的。償識於他人,
    也偏向對方的才藝或內涵,是償美於內在的感受。也是局部性的。
    左輔是行為之星,是表象於外的形象論,以形象在博得美感,而此美感又
    未必屬於自己的,或說在乎外在的形象好壞,美醜……也是整體性的。

例:

觀察一個人的五官,文曲可以局部性的說,她美在眼睛或耳朵。但左府卻要整體性的觀察五官美不美。

<二>若引用在物質方面,文曲的需要是因需要而需要,也是有侷限性。
    在有侷限之本分內,求上進,求擁有,求生存。不會去想貪圖非己之務。
    而左輔則不是,如父母有產業,會想去佔有它,認為那些產業,
    該是我最多,除非左府有自化,做放棄論。

例:

田宅工坐(壬)→左輔 化科 入6內,如疾厄,則占有父母之產業更強,
              認為 (外在) 的該屬於我。

田宅工坐(己)→文曲 化忌 入6內,如命宮,則認為有多少算多少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爭.也是爭他份內的)

<三>左輔與文曲,一但有交感時,會產生矛盾上的心裡對抗,
    很難找到平衡點,這是因緣環環相扣的一種干擾性質,
    是左輔想坐大,而文曲心不甘。


p12.jpg

來因<夫妻>

<1>天干<坐丙>,男星<天機>權自化權,而文昌化科入子女,
   <又逢文曲<色身>>,最簡捷方法,此人不適合結婚,主要是文曲在子女,
   <色身>,又被夫妻宮的自化權科帶出。

<2>若用三.六.九,<己>在父母(6外).化忌入子女<6外>,逢生年科,
   再由<己>飛化科入福德,但對宮<財帛>太陽自化忌,
   意味縱有對象也結不了婚。

<3>用<丙>,用<己>都是同樣的結果,再來看最後的<總相>→ <九> <壬>
   ,則<壬>在迂移.<夫妻的三合>,
   左輔化科在交友,法生年科,在子女. <6外對6外>

<4>自化的祿是癸天干,破軍自化,而自己命宮坐戊天干,
   <戊.癸>本合,代表本人,最後選擇不結婚。
   而不是男性不與她結婚。 <戊.己.癸>的運用。

<5><壬>是總相,左輔在交友,<辛>與<丙>合,此人之朋友是<甲申>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
   而<申>者是已婚,<權.自化權在夫妻故>(B)

註: 

p13.jpg

˙左輔為什麼喜歡與昌.曲在一起,其理由就是在此。
˙(丙)與(辛)本合,當左輔一旦落在<辛>天干,是昌.曲的重逢,
  這是說任何一件人.物.事,已到了不能再有任何的''選擇權''。

註:

右弼本身不屬於左.昌.曲.但以含包了左.昌.曲。意思就是說,心靈,精神,超越了心裡,生理及物質現象本身,用在佛家語,就是「自性」。自性是指不生滅的性。(指向不昧)……(引喻),以此(不昧)(自性)的中蔭入胎,才有世間一切的因緣及果報,是不昧因果呢?抑或是宿命論?那就是見仁見智了。


<四>佛經裡所稱的世間有兩種 :

(1)是主觀的世間-由個人五蘊六根(戊.己)所蔓延而生的世界-謂之「夢幻世界」。
   而九界的眾生,都在這夢幻世界中,「住」相。(生住相)

如:(壬)天干:左輔化科,猶如云云眾生,配合旁邊什麼星辰,其人的內在心裡,就喜歡''住''什麼"相"。再加上宮位。(以宮位為住,以星辰為相,而生者(眾生)就偏以這''相''而''住''。)

例:
左輔在夫妻,在福德,在……。這些都是他的喜好,或罣礙(人位),或在乎的宮位,名為"住"相。尤其在''人''位,因在乎而變成另一種牽制,約束力,所以也是一種精神壓力的苦惱。
再來,''相''?那是星辰,如左輔旁邊什麼星辰,就特別在乎這星辰的特色的''相''。(若左輔單星,就直接霸佔這個宮位。(住.相合一)

例:

(左輔+同.陰)在田宅,他的住相,就是一個家[住],而同.陰的[相]呢?就是說,如果不管那一方.只要論及結婚.[相]第一個條件.就是要有一個家為前提,婚前.婚後都在意房子的有無。另者,同陰若以夫妻感情而言,對一對已婚者,除了在乎一個家外,也會在乎對方的某一方.會不會簡約而言。

『(左輔)+(什麼星辰)=每個人心中的附增價值觀。(相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統稱:生˙住˙相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↓  ↓  ↓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左輔 宮位 星辰

 (左輔)+(什麼宮位)=每個壬心中想像在意之相。(住)』

※何謂「性空」:性空是在''破''一切世間的幻化''住''相。見''性''者,
  是知道這個道理,才能「性空緣起」。但這個性空緣起,已非一般人所
  言口頭禪,而是懂得深入法界的緣起論。

(2)是客觀的世間---就是實相世界  (見右弼星)

※何謂「法空」:法空是諸法無定相。


  不是1+1=2的數學世界 『 性空緣起是空其相(不住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緣起性空是空其法(不定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法 』

  卻是「三界唯心.萬法為識」的緣起性空。


佛法不離世間,也在世間覺。除世間之外,是無佛法可覓的。有僧問雲門大師:「揮塵見佛時如何」?雲門答:「佛亦是塵」。 (佛亦說:「吾在僧數」)

因此,佛陀所講的「世間」,大部分都指    主觀世界。這是每個人的六根觸塵後,生起苦樂受,生起種種愛染及貪瞋癡的世界。這個世間是由「自我、我慢、我欲、我能」這四支所想像構築而成的「夢幻世界」。這就是佛陀所稱的「苦海」。這個苦海可擴及到三界。[甲~丁][戊~辛][壬.癸]。所以每個人的世間,每個人的三界都不一樣,因為每個人的貪.瞋.痴程度不同,對象不同,目標更不同。

佛陀要我們出離「苦海」,指著是要出「自我,我慢……」的夢幻世界。(千萬不要說、生為眾生的人,就該活在''苦海''的錯覺裡,導致使人意志消沉)。唯有出離夢幻世界。(主觀),才能活在客觀的「實相世界」而得解脫自在。這也是佛陀所稱的--究竟涅槃的「彼岸」---

˙但要真正出離苦海,「自我」先要消失,深層的「我慢與無明」要破除。
  (左輔)例如,左輔很敢勇於認錯,但從不改過。
  就是我慢,就是無明。所以苦海依然存在。

「實相世界」是中性的,(居戊),離苦樂兩邊。但後代很多佛教行者卻本末倒置,或扭曲。把客觀的實相世界扭曲為「五濁惡世」。扭曲為「苦海無邊」。因而拼命的說什麼「苦.集.滅.道」,什麼「常.樂.我.淨」的高調。使讓眾生能夠很踏實的成佛之道,簡易的見性法門,通通像一顆皎潔的明月,躲入烏雲之後,有似可惜。

註:

1.「常.樂.我.淨」。這四字是屬於修菩薩戒者。非受戒者即稱是。

 

2.佛陀本來是要引導眾生出離「我(丙)、我所(己)、我慢(壬)」的苦海,
  由主觀回歸到客觀(法)的實相法界裡。但「怕無我」的眾生,卻用我慢
  或無明(左輔)去否定實相世界。然後自願再去追逐所謂理想的夢幻世界。
  [壬天干之後的癸天干.破軍化祿指著就是在夢幻中的眾生.而太陰化科就
   像夢幻中的少女.以引諭]。


3.這個回歸實相法界,就是----「般若傳心,倒駕慈航」。
  公式:(戊).(己).(癸)
  陰倒駕,用數字表達就是:

p14.jpg

 

解:

a.此<一>,也可說它是一種法界。佛陀的一音說法。
b.此<一>,也可說禪宗參禪的一歸何處?
c.此<一>,也可說是自我本身(父母位生前的本來面貌)(六祖語)
d.此<一>,也可說是覆命歸根的根部。  (老子語)
e.此<一>,也可說是「原始反終」,或「周而復始」的生生不息象,
          故「卦終無卦」。只是循環而已。  (周易語)
f.此<一>,也可說是河,洛原始創意的「一.六」北方水。
g.此<一>,也可說是真我,佛曰「佛性」。

p15.jpg

※可引諭者,太多顧略簡。
  貪狼<甲木>.數<1>,但是四化,為什麼不在甲天干出現,
  而全部落在「戊、己、癸」天干之內呢? 試問?貪狼到底是「何物」?
  化祿.化權.化忌.到底又是什麼?

{左/曲  何與貪狼同居於辰.(水庫) {右/昌  何與武曲同居在戊.(火庫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└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┘ 


※北斗七星是貪.巨.祿.曲.廉.武.破。

p16.jpg

A、左輔.文曲.寄北斗貪狼位 1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北方 <坤>
B、右弼.文昌.寄北斗武曲位 6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
眾生是在「自我」所築構的夢幻世界中打滾。凡夫是在欲貪 <貪狼> 欲求 <武曲> 的欲界中打滾。
有大部分修行的人仍是還在欲界中追逐。少部分修行人能離開欲界,但能在色界(四禪),無色界(八定)中浮沉。證到三果的阿那含仍未斷色界,無色界貪。(五上分結未斷),要斷十個結(癸天干)才能進出「三界」。而出三界就是「我慢盡斷」(壬天干),從夢幻中醒來,體証「涅槃,無為,空」,成為「無學,無為」的阿羅漢。

˙永嘉<証道歌>開頭即曰:「君不見,絕學無為閒道人……三毒水泡虛出沒」。
  此段已經把『3、6、9    一氣貫穿了。(無為法.即破相法)
              5、6、10 』
˙天台智者大師臨終自言:「我不領眾,必淨六根;損己利人,只登五品」。
  再怎麼說,怎麼修,唯信(戊.己)才能入佛海,長養諸善根。


p17.jpg

此圖對角之和,皆十。<啟信論:「歸命近十方」。> (見P.20)它指的是此圖。

※「十」,也可代表十天干。
  「十」方於中,「六」居正北。(己天干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<坤位>  ∥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↓
            『1.用星辰,紫微代表,對面一定貪狼 『1甲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6己土』
              2.用北斗,武曲代表,故己天干,武曲化祿.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配合,貪狼由(一)運轉開始,也是一.六
              3.用左.右.昌.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曲也是定在六,在己天干出現.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地理九星稱它<六煞>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p18.jpg  


至於「三」呢?居「艮」˙你說它,「三陽開泰」,或說它「三界眾生」,或說它「祿存」……都可以。若世上有「十方三界諸佛」,那麼世間就有「十干三界眾生」。何況佛也是眾生,只是他是聖者。

p19.jpg

註解:
<一>色界貪:就是對色界的貪愛。也就是對初禪~四禪的貪愛。
    初禪~四禪因為是離開欲界,一色界的地.火.風而入定,
    故稱行者所入的境界為色界。
    (觀出入息就是依風界)→[巽卦],貪狼

p20.jpg

公式(三)、(六)、(九)的由來

※左輔/文曲寄貪狼位的由緣.(水庫)→依風界
※用(丙)、(己)、(壬)時,別忘了「辛」天干。
     └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┘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合 水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四個天干>
※這是(左.曲.在色界的地.水.火.風)[在象數即.成數歸生數之用]

<二>無色貪:就是對無色界的貪愛,也就是對五定~八定的貪愛。
    五定~八定因為是離開欲界,但它也不依色界的地.水.火.風。
    而是依無色界的「空無際」,識無邊而入深定。[就是右弼]。
    故稱入此禪定境界為無色界。

附註:  文昌.文曲,在八(辛)天干,同時出現而止。

右弼可以''度''昌曲,協助左輔。
左輔沒有辦法''度''昌曲。反被昌..曲
''度去''。
因為左輔有我慢,有無明,數又是「九」,九是數之極,必變。善變的左輔入''定''難。(此處的定,不是指打坐)因為它跟每個人的慧性,善根有關。另者,左輔很難弄清楚,誰是善因緣,誰是惡因緣,因為左輔的心,把持不住一個''定''字。容易流入---「名相」而「住」。譁眾取寵。

例:
佛道是以---「自性為因緣」。  (以心役物,物物為我所用)
外道是以---「因緣為自性」。  (以物役心,物物皆我所累)

<三>欲界貪:「壬」,「癸」天干。
    它在五行屬水,位居北。紫薇之鄉,眾星拱照。『面南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而王』
    不論佛.聖或諸賢大德,只要是生為人,都生活在欲界中。

(a)
在眾生中,沒有禪定的修行人,往往就在欲界裡奔馳。不知生之所終,即所謂'凡夫'。是癸天干的破軍,是'凡夫'心中的「苦海」無邊。一生漂泊不定,常繞「夫.子.奴」。[其第八識稱阿賴耶識]˙[其惑在三毒.貪.瞋.痴]

(b)
在眾生中,亦有禪定力的修行人。為他們又很容易迷執在色界及無色界的四禪八定裡。對此(二界)仍會津津樂道於各種禪定,禪支,禪相及各種境界的感受,或覺受。但這些都是修行者的過,絕非實相。是以佛陀所不言的,也非佛陀之教旨。(卻是行者在說的)因這些都是有生滅的有為法。[有修行者,其第八識稱為如來藏,其學在三要.戒.定.慧]

附:
佛與眾生,三無差別,是指b項,希望眾生能明心見性。而不是(a)項※「生身舍利」,是修行者戒.定.慧之所重習而得,是一種最上福田。

(c)如何修「欲界」之惑?
   <1>我們的身體,有五蘊。散佈在有左.右.昌.曲的五天干。
   <2>我們的三界,有五種上分結。[三界十天干]
      ˙色貪[甲~丁] ˙無色貪[戊~辛] ˙我慢、無明、掉舉。

補充:
掉舉------
掉舉的淺意,就是靜不下來,閒不下來。但「掉舉」所透露出的深意,是「深層內心仍是不安」  ---仍是不知如何安其心。[此安其心,與自信力無關]為什麼不能安其心,因為你不知「自我」在哪裡?如同人,對自己最不了解一般。所以自己不了解自己,再去面對左輔,更是不安(全感)。

比喻: 

左輔在夫妻,或在田宅。
有人說,我對<對方>一點也不了解,或覺得相處中,沒有安全感……有人說,我沒有一間房子,心中總是沒有安全感……,但是,你有沒有回想一下,「左輔」的本身就是閒不下來的心,而此心就是你本人的心。自己以「不靜」、「不閒」的心,去看左輔的宮位,那個宮位也被你的心,看得動盪不安,豈能找到「永安日」?這個心(不安的心),叫做「掉舉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以上資料引述阿含經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相應部五.六.及雜.阿含經二三五(二三六)


p21.jpg

解: 前提---用左.右.昌.曲 解法

1.來因宮坐<壬>在財.(結婚.賺錢)均可應用。

2.左輔化科.直接化到福德宮,<夫妻宮的三合>論官祿(賺錢).化科在福,
  遷移化忌自化忌,構成三合中見科.忌.即解上班族。(此時引用四化即可)

3.論結婚,<壬>天干的左輔.又入於<戊>天干處,這是五蘊法則。
  它又不是3.6.9的公式,而是轉入5.6.10的公式。

※<壬>主變,或轉承,故轉入什麼公式要注意。

4.即然轉入5.6.10,則直接看癸天干,癸天干自化權<巨門>(女星),
  法生年權紫微(女星),這是說明此命造者,是沒有婚姻的。
  再者,回首<己>天干,在田宅,正好面對合方的癸天干自化,
  此是說,自己對結婚的意願也不高。

5.若用<己>天干的文曲化忌.在夫妻宮.<夫.子>一體論,
  [夫有權.子自化權],顯示此壬沒有夫妻之命
  a.文曲.重地支,她本人又不是壬辰。
  b.用5.6.10者,最後要看<甲>.<甲>一但又出現在{辰未},
    其內又有(文曲),在究竟上,
    此人結婚的機率,根本是沒有的。(若有,無法偕老).

注意:

3.6.9 → 終結在8(性空緣起)
5.6.10→ 終結在1(緣起性空)
             合9
        <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>
p22.jpg
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劉哲瑜 老師 的頭像
劉哲瑜 老師

華山欽天五蘊生命科學管理部落格

劉哲瑜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